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微电影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时间:2018-04-08浏览:147设置

《以微电影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项目负责人:丰屹

    丰屹同学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熟悉各种拍摄器材的使用,如专业摄像机、单反相机、航拍器等。对微电影及一些实验短片的创作很有兴趣,且有一些拍摄经验,参加上师大学工部的微电影《我的青春我的大学》的拍摄。有较好的组织能力,擅长带领团队去完成一部作品。在大一下完成单一场景短片《闯入者》以及才无大小系列公益短片《城市摄影师》和《一个西点师的故事》。大一暑假导演完成了一部MV《其实都没有》,上传网络之后获得好评。大二上与组员共同完成MV《一半》,荣获第四名。

此外,负责人还热衷于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性服务,积极参与了“闸北残联义演”“华泾镇爱心小屋”等志愿活动。2014年获“优秀学生会干事”称号。并获得2014-2015年度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二等奖学金。

项目组成员:

何鑫  2014 谢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    摄像、灯光

姜梓梓  2014 谢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  后期、特效

滕明珠  2014 谢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  编剧、策划


项目简介:

研究的内容是如何利用好微电影这个载体来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景、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建设。我们分前、中、后三个阶段来完成此微电影,预期制成一部时长为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


项目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小组成员通过开会,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做到每个成员对其

能有深入的理解后,确立主题,由编剧根据主题内容编写可行性较高的剧本,再交由指导老师审核修改。

第二阶段 研究阶段

根据已有剧本,组员进行分工,形成分镜表,寻找演员、洽谈场地等工作,准备拍摄所需要的必需品,为节省经费,我们将进行内部初步的模拟实验拍摄,再次进行组内讨论,当讨论结果达成一致时,再进行正式的拍摄。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当视频拍摄完成后,我们将在小范围内进行发布,通过各大高校各级学生会、团委宣传部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更多反馈,将根据反馈再次进行修改,完成后扩大发布范围,在网络上发布,并收集网友意见,经此反复最终形成定稿,形成论文。


项目成果及社会影响:

项目计划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视频拍摄形成一部十分钟以上的微电影,通过项目的开展以期能够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根据项目的拍摄过程和调查结果,写成关于微电影拍摄和调研报告形式的研究成果。

1、提交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十分钟以上的微电影作品。

2、提交微电影剧本初稿和最终定稿

3、提交整个活动(包括前期准备及后期拍摄)的相关图片及视频。

4、提交网友和师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馈整理

5、提交关于微电影拍摄和高校间调查的小论文。


指导老师简介:孙雅艳

孙雅艳老师曾主持多项课题,发表文章数篇,对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有一定研究。如主持的课题有: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EA120201《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养成研究》201212月。

(2) 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校级文科课题/A-3131-12-002096《艺术类大学生党支部活动的有效性研究》20126月。

(3)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校级文科课题/A-2003-12-009015《高校慈善公益活动育人功能研究》20125月。

发表论文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的确证困境及其应对》(核心期刊)《青年探索》2013年第3期。该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D421《青少年导刊》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该论文获得《青年探索》杂志社年度优秀论文奖。《论高校慈善公益活动的育德功能》(核心期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下)第10期等。


指导老师项目评价:

该项目能结合专业背景与现实需要展开调研,负责人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科研潜质,所带领的实践团队具有较强的实践和研究能力。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前期准备充分,对于项目的论证设计合理,项目研究内容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研究深入、透彻且条理清晰。从项目的研究方法与项目成果呈现来说此项目更具有可行性与创新性。本项目通过微电影的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思政教育细化、深化的现实举措,是具有理论和现实多层研究意义的项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