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电影学堂】波兰艺术电影季

学堂 上海师大电影学堂
2020年10月08日 03:11


图片
【电影学堂·波兰艺术电影季】计划向中国观众推广波兰最优秀的艺术电影作品。通过观看这些电影,观众不仅可以了解艺术家的生活,而且还有机会欣赏波兰不同类型的优秀影片,其中包括首部完全采用油画制作的动画长片——《至爱梵高》。电影季将于10月16-17日举办,届时将特邀展映作品《磨坊与十字架》的导演、波兰著名电影艺术家莱彻·马耶夫斯Lech Majewski线上出席【电影学堂大师班】。


【电影学堂·大师班】主讲人

莱彻·马耶夫斯基Lech Majewski

电影代表作包括《遍地哀鸿》、《诗人之血》和《现世欢乐的花园》等。
学术主持
陈 研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副教授,理论教研室主任,曾发表《作为艺术的题款时间》等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版画史、图像学方法论与欧洲艺术书籍史。

时间:2020/10/16-17

地点:人文礼堂·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桂林路81号东部文苑楼二楼

大师班线上通道:

图片

影片简介


图片

至爱梵高》

2017 | Loving Vincent

图片
片长95 分钟

类型:剧情/动画/传记

导演:多洛塔·科别拉,休·维尔什曼

编剧:多洛塔·科别拉,休·维尔什曼,贾科·丹纳尔

主演:罗伯特·古拉奇克,道格拉斯·布斯,杰罗姆·弗林

奥斯卡奖  提名最佳动画片

金球奖  提名最佳动画片

英国电影学会奖  提名最佳动画片

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 最佳长片奖

欧洲电影奖 最佳欧洲动画片奖

波兰国家电影节金狮奖  提名最佳影片

波兰国家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剪辑奖

众所周知,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享誉世界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早期作品多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后受印象派与新印象派影响,画作中融入大量光亮明快的色彩和感性思考,创造出极具个人表现力的独特画风。虽然创作生涯短暂,却为后世留下了两千多幅的画作,其中包括大约八百幅油画。


图片


图片



《夜间的咖啡馆》(1888)

现收藏于荷兰克罗勒·穆勒博物馆



作为一部动画长片,影片为真实展现梵高的人物生平和绘画风格,让原作从笔触到人物都鲜活起来:动用了百余位艺术家,在梵高原有的一百多幅油画场景和人物画作的基础上,纯手工创作了六万五千多幅油画作品,以每秒12帧的速度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梵高的艺术回廊,再现梵高的艺术人生。


图片


图片


《阿曼德·洛林的肖像》(1888)

现收藏于德国埃森富克旺美术馆

同样,影片对原油画作品中人物原型的还原,也戏剧性地丰富了作品的叙事架构,让观众在感受梵高绘画魅力的同时,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刻。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至爱梵高》预告片




图片

磨坊与十字架》

2011 | Młyn i krzyż

图片
片长96分钟
类型:剧情/历史
导演:莱彻·马耶夫斯
编剧:迈克尔·弗朗索瓦·吉布森,莱彻·马耶夫斯

主演:鲁特格尔·哈尔,麦克尔·约克,夏洛特·兰普林

波兰国家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电影作曲奖
最佳摄影奖
波兰国家电影节
评委会特别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最佳音效奖
塞维利亚欧洲电影节 最佳影片奖

片以尼德兰著名画家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15251569)的名作《受难之路》作为电影起始徐徐展开,还原了十六世纪荷兰背景下画家对现实的所思所想。彼得·勃鲁盖尔作为十六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因其对现实细致的观察,对农民生活、寓言等传神的创作,所以也被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虽留存作品数量不多,但其率真的绘画风格,画作中多样的情节冲突和社会寓意,对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片
图片

《受难之路》(1564)

现收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作品《受难之路》借助圣经故事影射当时西班牙统治者的残忍以及尼德兰人民的反抗。影片以此为基调,将勃鲁盖尔画作中描绘的上百个人物中的十几个改编为电影角色,通过电影技术的助力,将勃鲁盖尔的绘画美学与影像完美融合,让画中的人物生动起来。虽影片节奏缓慢,但宏大且内容复杂的场面和考验画者功力的画面处理,让影片的每一帧画面看似都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油画作品。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磨坊与十字架》预告片




图片

我的尼克夫》

2004 | Mój Nikifor

图片
片长96分钟
类型:剧情/传记
导演:克日什托夫·克劳兹
编剧:乔安娜·科斯,克日什托夫·克劳兹

主演:克里斯蒂娜·弗里德曼,罗曼·甘卡奇克,杰兹·古德寇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水晶球奖|最佳导演奖|特别提及奖|最佳女演员奖
波兰国家电影奖
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声效奖
波兰国家电影节 
最佳女演员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剪辑奖


影片以1960年为起点,讲述了波兰国宝级艺术家尼克夫·克雷尼茨(Nikifor Krynicki1895-1968)与知己波兰艺术家马利安·沃辛斯基(MarianWłosiński1923-2005)的故事。尼克夫·克雷尼茨基是波兰艺术大师,13岁的他通过自学开始在被丢弃的废纸和烟盒上作画,并以游客纪念品的形式进行出售。因遗传性的听力障碍,语言沟通能力有所缺陷,身体残疾的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贫困与孤独之中。影片真实再现了晚年的尼克夫与马利安因绘画相遇到相知的过程,马利安为了帮助推广尼克夫的作品几乎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图片


《三重自画像》(1917)
现收藏于波兰诺维桑茨博物馆
图片


尼克夫画作大部分题材都有关宗教图标和风景,有时也创作自画像。虽然生活困苦,但他的作品色彩饱满,充满感性与童真。尼克夫通过对乡村和建筑物等细节丰富的刻画,将原始艺术般自然天成的表达融入其中,力图表现朴素而直接的视觉形象。此外,他还经常在作品的底部边缘书写难懂的文字,尼克夫经常以NikiforNetyforMatejko的名字签署作品。因没有亲戚和证件,以至于他的名字在艺术界被争议了半个多世纪。


图片

演员克雷斯蒂娜·费尔德曼Krystyna Feldman

图片


尼克夫这一角色由女演员克雷斯蒂娜·费尔德曼(Krystyna Feldman)所扮演,她凭借该部影片获得多个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温馨提示】

因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规定,本次【电影学堂】活动预约仅对本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敬请理解。同时,我们将于10月16日20:30左右开放【电影学堂·大师班】线上通道

https://live.bilibili.com/22550771


排队检票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入放映厅前须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本人实时绿色随申码,接受体温测量(未戴口罩和体温37.3度以上者不得进入),并配合做好信息登记工作;观影过程中须全程佩戴口罩,不得饮食。



图片



【艺术家及其创作】相关阅读推荐


图片

大卫·霍克尼谈梵高

图片

陈丹青:有些天才画家,却被美术史遗忘

图片

老彼得·勃鲁盖尔的村庄

图片

老勃鲁盖尔逝世450周年,寻访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的足迹

图片

波兰原生艺术家 Nikifor Krynicki





图片

扫描左图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跳转至报名表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礼堂

桂林路81号上海师范大学东部文苑楼二楼
图片
                                               
排版编辑:陈嘉美



图片

【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16837/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dianyingxuetang

上海师范大学 世界电影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World Film, SHNU
版权所有,引用或转发请注明出处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师大电影学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