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及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公告及新闻

我院朱恒夫教授在《人民日报》论高校戏曲教育与传承

时间:2015-07-29浏览:316设置

2015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我院朱恒夫教授撰写的《把舞台搬上讲台》一文,该文主要针对高校应如何开展戏曲教育,如何让戏曲真正走进校园,并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走近并吸引青年观众,从而进一步得到传承与弘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文章率先用扎实的调查数据,对目前高校学生的戏曲素质进行了总括:据对江苏、山东、甘肃、上海等省市部分高校的调查,大约只有2%的大学生会掏钱买票进剧场看戏曲演出,不到5%的学生会收看电视或网络上的戏曲节目,几乎没有几个学生能数得出5部以上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剧目或5位以上戏剧梅花奖得主。接着,文章指出这种状况的形成,其症结在于:与我们戏曲推广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关,尤其因为我们没有充分重视戏曲艺术本体,没有从戏曲艺术的特殊性出发去集中资源优势、丰富教学手段。针对不容乐观的戏曲教育情势,作者贡献了自己的几帖“良方”:其一,从艺术本体出发,戏曲是属于唱腔的,也是属于演员、属于舞台的。戏曲院团演艺人员对戏曲通识教育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志愿教师群体,他们能将语言无法描述的戏曲艺术通过唱与演生动准确地传达出来;其二,讲授并且引导学生研读优秀的戏曲典籍,是戏曲艺术传承推广的重要方式,戏曲教育一定要从戏曲艺术的本体出发,扩大学生与活生生的戏曲的“接触面”,丰富讲台的手段构成。最后,作者指出高校传承与弘扬戏曲艺术的肯綮在于:让学生们体认到戏曲的美,领悟到戏曲的艺术精魂,这是它穿越历史、传承至今的依据,也是它吸引年轻一代、培育未来观众的关键。
201571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后简称《通知》)戏曲界相关人士认为,这不啻是戏曲复兴的曙光。朱教授的文章,其意义在于对《通知》内容的呼应,开拓了戏曲通识教育的视野和思路,不仅对教师的戏曲素质提出了要求,同时也理顺了戏曲院团与高校教育的互动关系,对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颇有裨益。(劲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