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瑞典舍夫德大学留学小结
--17级动画(游戏方向) 杨凯元
从中国上海跨越6000公里来到瑞典舍夫德这座宁静的小城市,短短半年的时间,我学会了很多也改变了不少。作为学院赴瑞典舍夫德大学的首批交换生,我感到非常荣幸与激动。在交换生的这段日子里,有欢笑,有酸楚,有孤寂,也有豁然开朗的喜悦。因为这次交流项目的特殊性,所有的一切都是匆忙中带着期待,在火急火燎的办完签证后直到坐在飞往瑞典的飞机上,我才慢慢意识到我的留学生活终于开始了……
(研究生大合照)
一、学习篇
抱着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初衷,在暑假时我便毫不犹豫选了研究生课程进行学习。作为刚步入大三的本科生,不出意外的,我成为了瑞典课堂里年纪最小的学生。研究生的课程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学习的压力与语言的障碍压得我喘不过气,记得在严肃游戏(Serious Games)的第一节课时,来自瑞典的几个大公司来到课堂分别阐述自己的带来的项目,并提出与我们学生进行合作,创作一款功能性游戏同时也作为这节课的主要作业与考试。这是公司与学生互选的环节并形成小组进行游戏开发,说来也是巧合,在一家公司展示过程中,我得知他们想要结合中国与瑞典的文化遗产,而公司总部也是在我的家乡上海。了解后,我才惊讶的发现这是大名鼎鼎吉利公司旗下的CEVT(中欧汽车技术中心),一拍即合,为其5个月的游戏开发也正式开始了。
(吉利创新日参展)
虽然我是绘画出生,没有太多游戏设计的基础,但在压力的驱使下,我和两位分别来自瑞典与斯里兰卡的搭档几乎天天都把心思放在游戏设计与开发上。瑞典的授课方式十分自由与开放,我们一个星期会有一个supervision(研讨会),内容是与两位教授阐述这个星期有了哪些游戏成果以及遇到的问题。他们会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并在与客户交流技巧,功能性游戏开发等方面进行答疑解惑。同时每个星期我们也要与CEVT公司进行固定的视频会议,报告游戏进程与问题。对于我来说,挑战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我第一次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严谨正式的游戏创作过程中,我们作为一个三人团队,每个人都有很重的任务,没有人可以在团队中无所事事。在游戏诞生后,我们很荣幸的被邀请至CEVT的Innovation Day(创新日)展示游戏,不仅作为全场唯一一组大学生,也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倍感自豪。因为CEVT是中国企业旗下的创新部门,所以在场的中国人也占了一大半,当他们看见展会台中,有一个年轻的中国面孔,会很好奇的问我,你来自哪里?
“我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交流生”,这是我在那天回答的最多的一句话。
(瑞典游戏大会参展)
初到瑞典,我用的最多的软件就是有道词典,在和教授交流的时候我会小心翼翼的软件上查好我想表达的语句,并检查语法错误,再开口说话。慢慢的,我意识到,这样的交流方式大错特错,既然我拥有了这么好的语言环境,为何不大胆交流呢?后来,我只要有机会与教授交流我就会抓住机会,问这问那。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与教授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每年的三年级的瑞典学生有机会到上海或东京实习8周,而我也大胆的询问教授,我是否也可参与?就是这无心插柳,让我得到了上海分众游戏的实习机会。
(游戏测试)
二、生活篇
有很多人说,所有留学生到了国外都会不得不变成大厨,确实如此,学校没有像样的食堂,每餐都得自己做饭。食材少,东西贵,手艺差,刚开始的生活质量比起国内那是直线下降,但很幸运我找到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朋友们。分享菜肴食谱,聚餐火锅,擀面包饺子成了家常便饭。
(中国学生火锅聚餐)
在领略了北欧异域风情的同时,我也结交了不同国家的朋友,相互勉励,相互帮助,相互祝福,共同度过了在异国他乡的每个节日,北欧的冷峻正因为我们不时地欢聚而变得温暖而又美好。
三、总结
半年,严谨的说是5个月,而我最大的收获是对生活态度的改变—学会享受生活,学会与人合作, 很多project(项目)都有机会和其他国家来的留学生一组,不仅增加了自己的交流技巧,也顺利的完成了学业。瑞典人做事的仅仅有条,按计划行事给我深刻的印象,他们效率很高,总能优质完成工作。五个月,短暂的停留,却构成了生命长河中最美好的瞬间,珍藏这份友谊,带着对学术生活全新的认识,我会更加坚定而又自信地继续走下去,去建树我自己应有的学术贡献,也希望能架起瑞典与中国两个文化的桥梁,让这份邂逅能够绵延得更为久远。
2019—2020学年秋季学期赴瑞典交换生留学小结
---2017级动画(影视方向) 金成悦
在本学期,即大三上的学期中,我有幸参与了我校与瑞典舍夫德大学的交换生留学项目,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游戏设计和动画项目展开,通过这半年来在瑞典的深入学习,我从中收获良多,这也是我在国外生活时间最长的一次,学习之余也接触了不少的当地的风土人情,是一次非常难忘而宝贵的经历。
本次留学期间,我所选的专业课是游戏设计,动画项目以及动态捕捉入门。瑞典舍夫德大学是一所以严肃游戏及游戏设计专业闻名的大学,这些学科与游戏设计密切相关。我在上师大所学的专业课程虽是影视动画相关的课程,但它们之中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制作动画的技巧可以直接运用在游戏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学习如何设计游戏又能更好地帮助动画的表达,完全没有专业脱节的感觉。与暑期工作坊的学习不同,这一次的学习是同其他国际生一起接受纯英语的授课,语言和教学形式是与国内课堂区别最大的地方。除专业课外,我还参加了舍夫德大学的英语课,这为更快融入国外的课堂有很大帮助。
三门专业课平均课程时间都在两个月左右,课程会以理论课为起点,专业老师介绍该门学科的内容及理论知识,明确该课程的任务和目标。期间会设置阶段性作业和小组合作等环节,部分学科会设置成品展示和结课论文环节。相比于国内的传统教学模式,我在舍夫德大学所学的课程操作性都比较强,教授会根据上传的阶段作业在线上给出相对应的分数和评价,或告知是否通过。
在我所选的课程中,动态捕捉入门是一门以学习软件为主的课程,所用软件为Motion capture,教授以线下示范和线上录屏的教学方法,通过几例实操让学生熟悉软件。在这门课中我非常有幸担任了一次小组动补作业中的演员,把自己的表演以动补的方法记录为电子数据,再让3D人物模型套用我的动作数据做循环动画,非常有趣的过程。游戏设计课程则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授的理论课环节不长,多数时间是让学生通过设计独立小游戏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游戏体验,从而熟悉游戏设计的核心。课中并不强调程序和美术,我们经过很多次小组合作,进行过中心主题、桌游等多种游戏的设计,课程核心在于如何设计游戏的玩法及核心机制,各要素间需要相互制衡,同时要让游戏有可玩性,给玩家明确的目标指示,这也是过程中最难的环节。我和同伴在设计过程中发现过很多不平衡的地方,结束设计后试玩自己游戏的过程中又找到过接连不断的问题,经过漫长的修改最终呈现成品时教授还能帮我们指出不少问题。整个过程费神费脑但是非常充实,能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揪出不少被忽略的因素,从中得到很多实战经验。此外这门课里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在合作过程中交流了各国文化差异,尝试在成品中融入不同代表元素,是很难忘的体验。
而动画项目则是小组合作性很强的一门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款游戏并为其制作类似宣传片的动画序列。我加入的小组在这门课之前已经完成了游戏设计的部分,这学期的教学任务聚焦于动画序列的制作。这门课中我在我同组的组员身上学到了不少外国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他们都是瑞典学生,组内工作氛围轻松愉快,他们顾及我的专业让我负责2D部分。我们组的动画序列由2D和3D结合而成,故事背景是关于主角出车祸去世后,灵魂和肉体分离,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回忆的故事。动画的大体风格是暖色调为主,为了烘托舒缓的气氛,同时与冷色调的主角形成对比。制作过程很顺利,在统一主要配色后和3D部分融合的很好,小组最终成品也较理想。在这门课的动画序列制作过程中被要求参考相关文献,结课论文也是围绕文献和自己在组内的工作为中心主题,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典型。对我而言在这门课中,比起动画序列制作,写长篇的英文专业论文和报告展示更是挑战和锻炼。
在舍夫德大学交换生期间,多数情况的课程安排并没有很紧张,相对的,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比重比国内更高,想要顺利通过课程需要更多自觉和钻研。不过总的来说瑞典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学习工作之余有足够的时间体验当地生活,我所遇到的老师都非常友善,亦师亦友,课后可以一起喝咖啡聊天,有任何专业上的问题他们也会耐心尽心地指导。在这次学习之旅中结识了不少他国朋友,见识了很多人文风情,是一段特别值得铭记的回忆。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了很多新收获,开拓了眼界和学习思路,收获了全新的专业知识,定会为我回国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2020年2月
留学小结
--17级动画(游戏方向) 霍维佳
很荣幸于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能够参与学院的项目到瑞典舍夫德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国际交流生。我今年已然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了,这次的机会对我也实属不易,我是一个英语相对较差的学生,在过去的21年中,这是第一次只身前往国外进行全英语的学习生活。
在距离家乡长达十个半小时飞行的国度,一切都是全新的,是充满未知和挑战。而挑战确实比预想的到来得快得多,刚下了飞机就碰到了。到了阿兰达机场我们找不到去舍夫德的路,那时已然是傍晚了,而明确的火车时间表告诉我们: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好在最后有人帮忙指路,还有老师等在舍夫德火车站接我们,才终于在晚上十一点多到达宿舍。
整个留学过程我想分成两个部分来描述:
一、学习部分
在瑞典的学习方式和国内的方式差距十分巨大,这一点我也已经反复讲过很多次了。在此不对两种进行优劣对比,我相信每种学习方法都是好的,只有适不适合。瑞典的学习基本是靠自觉的,上课并不会进行强制签到,正在上的课也可以随时退课,有些像是Supervision甚至是可以不用去的,这类课更像是一种坐班答疑。我的整个学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学期比较清闲,做完了一个assignment还有空打打游戏;后半学期忙到没时间睡觉,因此在自由度相对更高的学习环境中,也由于课业压力让我的自控和计划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同时有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横在面前就是沟通,老师的上课有部分大部分是可以自行录视频回看的,因此某些软件的基本使用和操作的问题并不大,但这里大部分的专业课都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所以同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就变得极为重要,比如Introduction to Game Design,这门课就是小组成员相互沟通想法相互碰撞来设计游戏原型,这让我这个本来英语短板的人压力巨大,只能更加倍努力,不过好在最后的成绩不错,也算是对我这段时间拼命的一个回应。相较于其他单人作业的课程,小组作业更贴近于工作中的实战状态,像Animation Project这节课就把7-8个小组成员分为2D组,3D组,动画组,各自分工又互相帮助。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瑞典人真的很喜欢布置分析报告的作业,整个学期前前后后写了6篇报告,也是在中国的时候没有过的体验。以上提到的两节课也是这学期让我学习到最多东西和体验最好的,为了完成那些任务也有试着用完全没听说过的软件,学习不会的技能,研究自己的工作到凌晨四五点,确实压力很大,但也确实收获良多。
二、生活部分
生活其实和我们想象的差距挺大的,首先学校给我们分配的宿舍允许我们两人一间来住(普通情况下是一人一间),一间不大的房间共22平,囊括了厨房,冰箱,厕所,浴室,衣橱等等,为了给小房间增加一点生活气息我们还买了几盆小盆栽放在窗台上,当然后来因为没有浇水枯萎了。
(单人间学生宿舍,含独立卫浴)
本以为这次来到国外了每天可以吃上比较正宗的西餐,结果发现当地的餐厅的餐食都很贵,虽然超市里买新鲜的食材也不便宜,特别是蔬菜水果,在此之前难以想象新鲜荔枝是按个算钱的。自己起炉灶做饭来说可以省出很多钱,于是和室友的料理之路就此开启了,在我们因为懒而吃过一个月的意大利面和通心粉之后,研究过土豆泥,尝试过自制披萨,用电饭煲煮过火锅,最终发现还是中餐最适合中国人的胃,于是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做中餐,火锅底料和酸菜鱼底料烧出花来。由于一个月的意大利面吃到绝望,以至于现在想到这些还有点“犯恶心”。
在瑞典期间正好碰上圣诞节和跨年,久违得看到了放烟火的热闹景象,也很少见的在北欧的冬天只碰到了两场雪,雪很干几天都化不开。在整个留学期间我们去的最多的城市应该就是哥德堡了,因为舍夫德相对来说是一个小城市,常规而安静,哥德堡是除首都斯德哥尔摩之外最繁华的城市,作为生长在上海的人总想去感受一下“烟火气”,才能再回去“定定心心”继续读书。
时间很快,这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离开瑞典之前和工作坊的同学在咖啡馆聊了两小时,和Animation Project的组员一起去市中心的汉堡店吃了晚饭后拥抱告别,最近事情太多以至于现在想起这些来有种没过多久又恍如隔世的恍惚。
最后感谢老师与学院能够给我这次宝贵的体验机会,再感谢一下自己吧,可真行啊。
舍夫德留学小结
--17级动画(游戏方向) 倪溢翎
得益于我们上师大老师的精心栽培和同学的帮助,我在瑞典舍夫德大学历经了5个月的潜心习,领悟颇丰。
我在舍夫德进行学习的三门课是英语,动作捕捉,还有动画工程课程。
总体而言,可能因为在国外对于当地人而言是外国人的缘故,身边的人们对待我们都很友好,同学也十分大方热情,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时,他们都会毫不介意地伸出援手,替我们解答。舍夫德的老师们平时也很亲切,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会耐心作答,通过邮件交流沟通的方式也很方便。而且那边的师生之间相处起来也很自然,比起师生更多的更像是好友。除了授业和被授业的关系之外,也有相互探讨的关系。当遇到学生比老师知道的多的地方,老师也会虚心求教,没有说老师一定要比学生知道得多。就像一次动画工程课程,我们小组的3D动画组员做一个动画遇到瓶颈时向老师询问,老师反而先问同学是怎么做出到现阶段的。平时课间在茶水间时也经常看到师生之间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探讨。感觉这样的学术氛围,老师轻松,学生也提高了自学能力,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而不只是一味的等待老师进行授课。
而那边的校园网功能也十分的强大,老师会把课程相关的所有学术资料,上课所用的ppt还有通知都放在校园网上。即便我们一开始听课难以适应全英语授课的进度,课后根据网站上相关的课程资料进行学习,也不会影响我们上课的进度。
而且课程基本上会结合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要求,实践基本由老师通过讲座的方式先给同学们讲解一遍软件的操作,并且后续网站上还会有操作录屏,主要目标是带领学生学会如何操作这个软件,继而在学生自己的作品上进行运用。而理论则是让学生进行思考自学为主,老师会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论文文献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而后根据实践和该论文文献的内容或是格式,写论文。所以在国外,基本是以老师为辅,学生自己自学为主的教学观进行学习。老师更多的只是提供帮助。而在国内基本是以老师为主,学生根据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两者各有好处。像国内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大概顾及到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到一些相关知识,比较平均化,但也会养成学生一味等待老师进行授课的习惯,弱化学生自学的能力,相应的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就很高,老师不仅要懂,还要会教。毕竟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决定了学生可以学到多少干货。而国外这样的教学方式,虽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如若是一些不够自主的学生可能就会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但也相应的来看教学老师的压力就不会过大,毕竟学生能否学起来全看学生自己,老师在判分时也没什么优良率可言,学生课程的过与不过全看学生自己,该是什么分数就是什么分数,老师完全可以沉浸于学术研究,平日里还可以和学生进行学术探讨。
在潜心学习的五个月里,我在生活的经验上也有了很大的积累。在出国之前我基本上事事只能跟着别人做,甚至自己不知道坐飞机是怎样的流程,也从未下过厨房。如果把自己一个人扔在一个陌生环境可能就完全无所适从了。在经历了国外生活的五个月后,不仅可以和朋友一起在假期里去到另一个国家自由行,会做的菜式也慢慢从一道变为了一桌,更别说转机乘机的事情了。我觉得这次的交换体验也让我在生活上学会了更好的照顾自己。
英语口语方面就更值得一提了,虽不至于像开始期望的那样国外回来立刻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在出国之前其实是很不情愿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十分的胆怯,很怕自己做不好犯语法错误被取笑,一句话要先把时态语态乃至从句都考虑仔细后再说出口,由此也错过了很多锻炼的时机,而且此方法又很累,所以为了偷懒,有时对待外国人的话基本上持消极态度,能不听则不听。而在国外就逼得你不得不开口了,毕竟专业上是要进行合作的,双方的思想都需要进行沟通交流。对于个人而言,起码让我在面对外国人时,从一开始的自闭逐渐变得开朗,到了后续除了日常的聊天,甚至还可以和他们开开玩笑了。
总而言之,感谢学校给的这次留学交换的机会,让我拓宽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